
9月17日,残奥会闭幕式结束后,两名志愿者在“鸟巢”依依惜别。辛勤工作了数月的志愿者们实现了他们的诺言,把自己的微笑当成给世界最好的名片。 新华社记者刘力航摄
中广网北京9月19日消息 17日晚,北京残奥会闭幕式结束已经1个多小时了,国家体育场里,初秋的空气透着凉意。3000多名志愿者和场馆工作人员聚集在场地内,共同送走这段难忘的时光。
年轻的朋友们在一起是快乐的,大家欢呼着合影,欢呼着把一个人抛向空中,欢呼着做着各种庆祝的动作,庆祝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两个奥运会的志愿服务。此时此刻,“鸟巢”再次沉浸在欢乐中。
兴奋的人群中,几个女志愿者拥抱在一起,掩面而泣。服务奥运已经结束,大家很快就要告别,心情自然有些难受。对于这些可爱的志愿者来说,这里留下了他们太多太多的记忆,承载了他们太多太多的感情,凝聚了他们太多太多的付出。
“真的不想说再见!对于我们来说,这里不再仅仅是奥运场馆,这里见证了我们共同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记录了我们的成长,”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小梁含泪说:“‘志愿者’三个字已经不再是一种称呼,而成为我们一种精神内涵和生活方式。奥运会、残奥会的结束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我们将奥运精神、志愿文化融入生活每分每秒的新开始。”

9月17日,残奥会闭幕式结束后,一名志愿者在收集“鸟巢”沙坑里的沙子作纪念。新华社记者刘力航摄
从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到9月17日残奥会闭幕,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拉拉队志愿者等100多万志愿者默默奉献,为两个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尤其是残奥会志愿者,在赛事组织、安全保卫、交通保障、媒体服务、城市运行等各个领域提供服务,还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用微笑传播爱心的种子。
就在刚刚结束的残奥会闭幕式上,国际残奥委会新当选的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向12位志愿者代表献上鲜花,表达所有参赛运动员对残奥会志愿者无私奉献的感谢。全场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这是对于志愿者最好的奖励。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尽职尽责,却也是默默无闻,没有人会特别记住我们其中谁的名字。然而由我们组成的志愿者群体,构建起鸟巢最坚实的钢架,奥运因我们而更加精彩!”在国家体育场作观众服务志愿者的北大医学部学生吴梦激动地说。
不知不觉中,夜已深了。但志愿者们还在“鸟巢”里庆祝着,狂欢着,他们高唱着《歌唱祖国》、《朋友》、《祝你一路顺风》等歌曲,悠扬的歌声传出很远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