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6日下午六点一刻,当雄浑热烈的《迎宾曲》在鸟巢响起,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体育场北侧的小舞台,轮椅乐团的精彩演奏迎来了热烈的掌声。脑海中突然出现的竟然是以前写过的一首小诗《半面贝壳》,“倒下是隆起的山,立起是扬起的风帆,不求完美,只求完善。”残疾人朋友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不管是倒下还是站立,尽管不会完美,仍然不放弃不懈追求完善的过程。
盲人鼓手将《沸腾的节日》在耳边震响,身着红装,在大鼓前舞动双槌的演员就象一条条火龙,他们似乎要把场地的空气点燃。歌手李琛大声歌唱《来吧!》给人想与他一同歌唱的冲动,于是歌声真的冲出了喉咙。就这样一首歌跟着一首歌唱下去,我们“欢聚在北京”“every one is NO.1”,一起领略“奇迹在东方”,我们把酒欢歌,何等的快乐呀。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残疾人和健全人共同的节日!
卡通马拉松运动员们喜笑颜开,铺就了一条美丽的七彩跑道。“各就各位,预备”“啪!”全场同一声掌声,是出发的号角。我们欢迎各国运动员入场!他们身着带有本国特色的服装,精神饱满地走来,不管是整齐的轮椅阵容,还是只有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代表团,所显示的气魄和力量都让人震撼。
所有的人都在欢呼,在微笑。红、蓝、绿,三色的彩绸把鸟巢装点成温馨的家园,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但是想象中的眼泪并没有流下来,我知道运动员们更希望我们和他们一起欢笑,他们的所有快乐都写在脸上,瞧!那位轮椅运动员突然向后仰去,就地快速的旋转,现场秀引来观众的欢呼。快看!德国的国旗上写着“北京你好!”全场再次沸腾,“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北京!”
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了,540多名代表团成员身着天蓝色的服装,象一股溪水留进了鸟巢,“中国!加油!”听到全场几万观众的喊声,我竟然发不出声音……
和梦一起飞,我们都长上了翅膀,穿越时空,走过四季,共同创造生命的奇迹。我们飞,去问候天边的星星,于是无声不再寂寞;我们飞,与太阳鸟对话,于是黑暗不再可怕;我们飞,穿过白雪皑皑的冬季、桃花盛开的早春、菏叶田田的盛夏、麦浪滚滚的金秋……四季更迭,生命轮回,唯一的梦想——飞翔。
盲人歌手杨海涛说:“假如上天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见我的爸爸妈妈,和你们。”在四川地震中失去了一支腿,却仍然跳起芭蕾的女孩儿李月,被芭蕾王子高高托举着不停旋转,300多聋哑演员是她永不停止的芭蕾足尖,灾难夺不走梦想,《永不停跳的舞步》,诠释了这个誓言;北京残奥会的圣火被侯斌点燃了,他虽然坐在轮椅上,却靠双手把自己升了起来,残缺夺不走梦想,只要信念在,就要飞翔!
执行总导演张继钢用散文一样的语言诉说了一个永难忘记的创意: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是一幅画卷,残奥会开幕式就是一个家园,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用独特的艺术陈述方式给大家讲述了空间旅行、时间旅行和生命旅行,就是想展示一种伟大的人道主义,展现一种人性的光辉,力争能够做到在美的境界当中去感动人,使它更加浪漫、更加轻盈、更加温暖、更加快乐,能够阐释出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价值,所有生命都有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