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演艺圈,也不是追星族,却有了一次“探班”的经历。
8月15日,采访完中国网通2008奥运通信北京指挥部,有机会走进奥林匹克公园,去参观中国网通展馆,亲身体验“用宽带的力量为梦想加速”。

采访家里人(孙芳摄)
“创造了奥运通信史上高清信号传送比例最大的记录”、“宽带上网卡的大量使用”、“ 在奥运通信史上第一次提供虚拟局域网技术,实现了通讯社照片的即拍即传,同时为开幕式烟火的准时绽放、赛事计时计分准确无误的传送提供了技术支持。”我边录音边记录……正忙着,突然听到北京网通的新闻发言人冲我喊到:“你们家里人在这儿呢,你没看见啊?!”猛一回头,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我穿过人群跑过去,迎面差点儿撞上张斌,“咦?你怎么来了?”他眼镜后面那双有神的小眼睛里满是笑意。“我来探班啊。”“真的?”

有人来探班,高兴(孙莹摄)
嚯,房间不大,东西可是很齐全,电脑、调音台、ISDN……班子也挺整齐,主持人、编辑、导播、技术工程师……听我说来探班,大家可能以为我是“组织”派来的,再加上我拿着采访机,明显是要采访呀。那我就不客气了,采访一下我们的周俊生工程师。我们合作过很多次,还从来没采访过他呢。“这个直播间每天的直播任务是多长时间?”“1小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8月9日。”“这里条件比较艰苦吗?”“挺好的,每天都特兴奋!你看,鸟巢、水立方近在咫尺……”哈哈,周工的口才很棒啊。
艳蕾在吃盒饭,一手抓着筷子,一手拿着稿子,直播时间快到了,鱼里有刺儿,可别扎着。孙芳更善解人意,不断发问:“你吃饭了吗?一起吃吧。你怎么这会儿来呀?外面热吧?喝水吧……”

艳蕾备稿(孙莹摄)
其他记者采访完了,在家门口外面等我,可是我这探班还没完呢!最大的感觉就是“亲。”也不是分别很久,头一两天在办公室还见过,但是在这里见面感觉就是不一样。实际上,从火炬传递报道开始,一直有这种感觉,我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奋斗,为的是同一个梦想——用我们点点滴滴的努力、扎扎实实的工作,用电波传递每个赛场精彩的瞬间,见证2008北京奥运这个伟大的体育盛事,通过全国奥运广播联盟140多家电台的合作,书写了中国广播史上精彩的一页。
IBC里的工作间、6大场馆的评论席、BIMC新闻发布厅的直播台、还有类似于网通展馆里的直播间……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惊讶于我们的能力。只要想到,我们就要做到,我们就能做到。“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联外合、多元发展”,用先进技术、专业素质、敬业精神,为梦想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