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满城尽戴黄金甲,08年满城尽穿白婚纱。”朋友们今天这个当新郎,明天那个做新娘,短信电话通知:来参加婚礼吧!单身的人,无牵无挂,揣上钱就给人去随份子了。这些人都“婚”了!我心想。可是“昏”的好像不光是他们,国人似乎有足够的理由相信:2008年就是中国人的结婚年!
结婚年 话婚姻
     2008被很多人看做结婚年,一来因为今年好日子多,二来因为80后的一代大多都在这个时侯到了结婚的年龄。结婚登记的多了,就容易成为现象,透过现象察看现代婚姻的背后,看那婚庆经济的繁荣,看那千姿百态的个性婚礼,看中国人性观念的变迁史,所有这一切都比单纯的看结婚现象更为有趣,更加值得玩味。
奥运年结婚年 结婚成本飚高
2008年8月8日,北京结婚登记实行预约制,结果当天便有1000对新人成功预约。奥运之年,光北京估计就有超过9000对新人结婚。
那些人 那些爱 那些泪
有时候,我们说这个时代太浮躁,总是不容易触摸到真爱的感觉。但是,当灾难降临时,我们看到真爱是那样温暖,那样具有震撼力,给了人们生存和追求美好的勇气。
80后个性婚礼
80后的婚姻就像这句台词:婚姻中的两个人就像两只刺猬,离远了,冷!离近了,扎!保持点距离,不冷了,也不扎了,就是得忍着点疼!
“剩男剩女”心理解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生从某种角度看来,宛如一张已经设定好的时间表。然而,一部分人的“生活程序”被打乱,晃过适婚年龄,仍在“围城”外徘徊。
中国人不再谈性色变
性,这个伴随着五千年人类史的字眼,在30年前的中国好像洪水猛兽一样。然而在30年后的今天,性走入了高堂雅室、走进了学校课堂。
主题纵深
21世纪中国家庭模式解析 立法防止家庭暴力
    据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30%左右的中国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其中九成以上受害者是女性。家庭暴力不再是一个生僻的术语,频发的悲剧证明家庭暴力已经闯入寻常人家。 这似乎让人对婚姻产生一种望而却步的感觉,但是专家指出大可不必,因为这毕竟只是一部分。婚姻的健康与稳定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法律的完善。 今年,《婚姻法(修正草案)》的出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毛泽东同志曾说,婚姻法有关一切男女的利害,其普遍性仅次于宪法。因此,新《婚姻法》的最终出台,将对新世纪的中国人产生最广泛的影响。数位专家共同解读21世纪中国家庭模式发展方向。在这篇文章里,专家们将解答未来关于婚恋观、家庭观、同性恋、试管婴儿等种种问题。
主题纵深
中国人结婚观念30年 自由与传统并存
    30年前一见钟情执子之手,30年后相濡以沫或各奔东西。改革开放30年来,婚恋摆脱了旧制度和旧观念的束缚,结婚与离婚变得更为自由。然而,当爱情挣脱枷锁之后,自由的天空一度让人迷茫。在经历禁锢与保守、自由和放纵之后,人们又重新开始审视爱情观,传统美德再次成为婚恋信条。没有人能够说哪种婚姻模式就是绝对的好或者不好,就像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其优缺点一样。婚姻本身就具有历史性,或者如一些科幻故事所暗示的那样,将来的婚姻没准儿将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或许人们不再提婚姻这个词。但是无论怎样,人作为感情动物,维系两个人之间这种关系的前提之一总该有感情。即使人类创造物质生活的手段达到不可思议的高度,感情这种东西仍然是需要保持纯洁和美好的。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1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