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报道 | 英模事迹 | 媒体评论
最新报道
·直播回放: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
·最高法院为抗震英雄集体和个人记一等功
·两部委表彰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英雄个人
·中央文明办就评选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答问
·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绵阳紧急选派102名干部挂职北川
媒体评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员:自力更生 奋起自救
中广网    2008-06-1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在地震灾区,到处都是挥汗忙碌的身影,到处都是紧张工作的场面,广大干部群众争分夺秒抢收抢种、维修设备,抓紧时间恢复工农业生产……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灾区人民是自强的人民。在这场特大的地震灾害面前,人们从废墟中爬起来,在灾难中站起来,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生产自救之中

    二十多天来,灾区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谱写了一曲抗击天灾的英雄壮歌。这种在灾难面前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令世界动容,成为人们抗震救灾的巨大动力,保障了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灾区人民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的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挫愈奋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也是我们国家能够不断取得改革建设巨大成功的力量所在。

    当前,安置工作和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的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继续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生产自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党中央日前发出号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灾区企业要自力更生、奋起自救,农村要组织抢收、抢种,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要引导灾区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互帮互助,苦干实干,在全国人民支持下满怀信心重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我们要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号召,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到抗震救灾、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全过程。

    我们看到,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灾区人民正在一面清理废墟,一面抢收抢种。许多工厂克服重重困难,抓紧恢复生产,炼出了灾后第一炉钢,造出了灾后第一台机器,拿到了灾后第一份订单。这种勇气,让我们感动:倒下的是房屋,挺立的是精神。这种意志,让我们感奋:在逆境中凝聚,在废墟上重建。这些,是震区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

    废墟旁,插秧忙;工厂中,机器响;校园内,书声朗。站在灾区大地上,看着那些自立自强的身影,我们深信,再过几年,又是一个新家园! (本报评论员)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朱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