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消息 | 传统美德 | 网络道德 | 图片报道 | 模范人物
传统美德
·网友劳动节自发给城管送水 收到者满眼泪花
·“孝”——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
>>>详细
图片报道
平民楷模谢延信 良心让我永不放弃
传统美德 您现在的位置:传统美德
大义大爱大孝——一群平凡老百姓的不平凡故事
中广网    2008-05-05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张潇潇:5岁开始每天给妈妈洗脚

    张潇潇的父亲在南京浦口区新世纪小学附近开小吃店,妈妈在10年前生他的时候受了风寒,整个人瘫痪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医生诊断,她得的是类风湿肌无力,俗称“不死的癌症”。

    “我四五岁时,发现我的爸爸妈妈与别人的不一样。”潇潇回忆,他发现妈妈经常睡在床上,疼得直“哼”。爸爸很辛苦,除了在外挣钱,还要照顾妈妈,每天早晨倒痰盂就是一节“必修课”。“我爸爸一倒痰盂,邻居阿姨就骂她老公,说‘你看,张吉胜对他老婆多好’。”潇潇学着邻居阿姨的腔调,说完之后“咯咯”直笑。

    潇潇还视爸爸为榜样。5岁的一天晚上,爸爸回家迟了,妈妈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疼得直叫“我的娘”。他伸出小手一摸,发现妈妈的脚冰凉的,他赶紧学着爸爸的样子,倒开水兑冷水,调了一盆洗脚水,小心翼翼地把妈妈的脚搬进盆里,一个脚趾一个脚趾帮妈妈边洗边揉捏。洗完之后,他还把电热毯打开,把妈妈扶上床。从此以后,潇潇天天帮妈妈洗脚,已洗5年。(现代快报)

    吴林琼:想用歌声唱醒昏迷父亲

    今年2月11日,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向四川云阳县路阳镇袭来。吴林琼的父亲吴言俊作为路阳镇石花村的一名党员和村干部,在骑车护送外出务工人员返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经云阳县人民医院抢救,目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吴林琼是万州理工学校的学生,父亲出车祸后,经济拮据的7口之家赖以依靠的主心骨倒了。母亲是一个瘸子,患有轻微脑血栓,家中上有70多岁的老奶奶,还有3个需要大人照顾的弟弟妹妹,沉重的生活负担、父亲30万的治疗费,一齐向15岁的吴林琼袭来。

    为了给父亲找治疗费,吴林琼和她的3个弟妹都辍学了,她让二妹吴林红在医院照顾父亲,自己则在家里和三妹一起,起早摸黑播种玉米抢春耕。吴林琼既要忙农活,还要每隔3天到40公里外的云阳县人民医院为父亲唱歌。医生告诉她,她父亲的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平时为他唱歌,唤醒他的记忆,多为他按摩手心和脚心,刺激他的神经,这样她父亲才能有所好转。(三峡晚报)

  夏淑清:82岁拾荒养活103岁母亲

    住在重庆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高家坪电力4村的夏淑清婆婆,今年82岁。她每天天不亮就得出门,深更半夜才能回家,不停穿梭于各个垃圾堆、垃圾桶之间——因为,她必须用捡垃圾的微薄收入换来米和盐,养活自己和103岁的母亲。

    夏淑清每天凌晨5点准时起床做饭,“去晚了,垃圾就被别人捡了。”10年来,她已养成习惯,不管睡得多晚,凌晨5点准会醒来。生火,把锅架上,她才洗把脸。服侍母亲吃过早饭,她再匆匆扒上几口。5点多,夏淑清就背着背篼出门,每天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因为超市10点关门会清扫出一些不要的东西,那里面能淘到不少“宝贝”。一个月会卖三四次废品,但一个月收入加起来很少。

    村主任称,以前只知道夏淑清把母亲接到城里赡养,但不知她这么大年龄还拾荒养活母亲,实在不容易,将向民政部门反映相关情况。(重庆晚报)

    李建华:身中数刀反救助疑犯

    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与歹徒斗智斗勇最终占得上风。面对精神崩溃、瘫倒在地的19岁的歹徒,李建华拨打120急救电话,让歹徒得到及时救治。到了医院,李建华说这小伙子是她的干儿子。直到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区分局民警接到群众报案赶到手术室,李建华才说出了实情。

    李建华的行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争论。褒扬者认为,李建华身上体现出的宽容精神难能可贵,应该得到倡导和弘扬。反对者认为,李建华善恶不分,她的行为很迂腐。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法制社会讲求违法必究,对犯罪分子绝不能袒护和宽容,这是大是大非、善恶分明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德报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超高境界。(新华社)

  罗旭亮:父子雕刻奥运如意屏

    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的罗旭亮,是位擅长木雕的民间艺人。今年50多岁的罗旭亮,年初应邀赴北京参加一个根雕创作,在那呆了较长时间。北京迎奥运的氛围,深深地感染了他。当即他便决定,为北京奥运做点什么。为表达民间艺人对北京奥运的祝福,罗旭亮率其子罗胜开始雕刻大型木雕《奥运如意屏》。父子和数名木匠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劳作,日前,这一大型木雕基本完成。

    这块《奥运如意屏》长3.05米,高2.45米,重260余公斤。屏的顶上,是两条飞腾的巨龙,相拥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龙身龙尾顺着屏框而走,有飞腾飘逸之感。屏风的正中牌匾,双面则刻有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而屏风的底座正中是奥运的五环标志,四周则环绕着大小2008个如意图案。此外,屏风中间牌匾由橡木制作,框架和底座由香樟木制作。(长沙晚报)

    徒步71天探视狱中养子

    今年1月14日下午4时许,广东连平监狱来了一名特殊的服刑人员家属——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一手拖着装棉被的袋子,一手拄着拐杖。这位老人已经72岁,他告诉监狱警察,他从安徽来,原本打算坐火车,但身上仅带有的几十块钱不幸给人偷走了,所以只能徒步走过来。

    老人家住在安徽贫困山区,但物质的贫乏并没有挡住老人思亲的脚步。从安徽到广东有1000多公里,老人从2007年11月4日启程,于2008年1月14日到达连平监狱,足足走了71天!一路上,为了节省开支,他晚上睡在屋檐下、公路边,渴了就喝自来水,饿了吃干粮,最后连干粮也吃完了,从湖南境内起就靠捡垃圾堆里的剩菜剩饭吃,一路乞讨过来。是亲情的力量,支撑着古稀之年的老人,用双脚丈量着千里大地。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儿子谢飞(化名)仍流泪不止。“走进会见室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看到父亲了,他瘦了不少,头发全白了,见到我的时候就哭了……”得知父亲是步行过来,从不流泪的他也忍不住抱头痛哭。看到儿子在狱中平安健康,听到监狱执法公正、管理文明,老人家放下了心中的石头。谢飞还哽咽着告诉记者他一直没透露的一件事:“老人家是我的养父……”原来,谢飞10岁就成了孤儿,是好心的老人收养了他,一直到长大成人。

    谢飞父子俩会见时,值勤警察刘光辉刚好在场。得知情况的他被老人感动,主动拿出200元捐助给老人作为路费,还买了方便面、饼干等食物送给老人,让老人安心回家。

来源:浙江日报综合     责编: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