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温暖,地震中的孩子们最坚强!
特写
九岁小英雄——林浩
    九岁的林浩是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映秀渔子溪小学的二年级学生,他所在的班级有31名学生,汶川里氏8.0级地震发生后,只有10名左右的学生逃生,而其中两名学生是林浩救出的。原来,小林浩在倒塌的校舍自救后,马上用弱小的身体将一名昏迷的同学背了出来。随后,他又重返已倒塌的校舍又背出来一名昏迷的同学,并被塌方砸伤了胳膊。 小林浩在大灾面前表现出来的冷静与果敢...
【详细】
不救人,我会感到很惭愧
    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肺挫伤和肺出血,医生给陈浩的伤下了定语——“严重”。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由于伤员太多,陈浩没能用上麻药,可坚强的他愣是没有哭出一声。12日晚,陈浩高烧近40度。在昏睡中,妈妈抓住他突然扬起的双手,只听他呢喃“我抓住她了”……
【详细】
图片写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图片写照
“为了奥运梦想我们会更坚强”
中广网 05月23日 15:2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聚源中学初三女生雷瑶和本报记者相约今年8月8日北京见。(荀冠龙 摄)

 

    “为了奥运梦想,我们会更坚强”与三名因地震被截肢的灾区学生定下奥运之约

    郑洁,女,18岁,都江堰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被埋50个小时后获救,左臂被截肢;

    雷瑶,女,16岁,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学生,被埋15个小时后获救,左腿被截肢;

    周仁贵,男,16岁,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学生,被埋12小时后获救,左腿被截肢;

    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隋准目前是这三个孩子的肾脏替代治疗医师,当得知我们代表北京日报来看望这些孩子时,隋准说:“孩子们的乐观感动了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为了照顾他们,我们经常不愿意下班。”

    “我用胸罩接雨水维持生命”

    郑洁和周仁贵目前住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同一个病房,现在已经以姐弟相称,“因为我们是战友”,周仁贵说。

    当听说我们把所有从北京带来的食品都留给他们的时候,郑洁笑着说:“叔叔,谢谢你们来看我,尽管我现在还不能吃,能不能让我先看一眼。”很难想象,一个花季少女在被截去左臂后还能微笑着面对关心她的人。

    “地震发生后,我从四楼往一楼跑。跑到二楼时,教室塌了。我被埋在废墟里。左胳膊被楼梯栏杆深深夹住”,她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空荡荡的左臂。

    “我要感谢老天爷,在我被废墟掩埋的两天里,不时下点雨。为了维持生命,我解下胸罩来接雨水喝,我相信我肯定会被营救”,不时举起已经伤痕累累的右臂,郑洁再次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坚强。

    隋准大夫告诉我们,乐观的精神对伤病恢复有很大的作用,现在,郑洁和周仁贵每天互相鼓励,互相打气,他们的病情也非常稳定。

    郑洁的父母这两天也天天来陪护她。“我从住院后一直没有哭过,不过丢人的是,昨天上午我还是忍不住哭鼻子了,因为左胳膊太疼了。可一想到我们家除了我都没有受到伤害,我就觉得我是不幸中最幸运的了。”

    “叔叔,我能亲你一下吗?”

    和郑洁、周仁贵相比,住在另外一间重症病房的雷瑶看起来要沉默一些。

    当我们把食品、北京日报笔记本、奥运纪念章一一摆放到她枕边,并告诉她我们代表报社邀请她去北京看奥运比赛时,大眼睛的雷瑶眼里闪过了一丝惊喜,马上问道:“那我们在哪里见面呢?天安门广场吗?”

    在听说我们会来成都接她时,雷瑶又轻声地对我们说:“叔叔,我能亲你们一下吗?”

    这样的要求差点让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强忍着泪水,我们接受了这个16岁女孩最珍贵的祝福。

    和雷瑶的含蓄相比,郑洁和周仁贵在听说我们将邀请他们去北京观看奥运会的时候,显得非常兴奋,郑洁对着我们携带的DV说:“我代表所有幸存者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我要用自己的坚强和乐观支持北京、支持奥运,即便我去不了现场,我也会用我们的心去关注奥运会、关注北京。我爱中国。”

    喜欢体育运动的周仁贵则和我们用拳头相击来表示自己的坚强:“请叔叔们转告那些失去孩子的家长不要难过。我们一直非常支持北京奥运会,我们相信北京,相信2008。办好奥运会,我们一定行。”

    还能让孩子们说什么呢?十天前还充满活力的他们突然间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接受这个现实需要多大的勇气?希望我们代表北京日报发出的奥运之约,能让他们为了圆梦奥运而变得更加坚强。

    因为探视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和这些可爱而坚强的孩子说再见。走出病房,我们和隋准大夫都再也无法控制泪水。

来源:新华网    责编:胡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