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和她的塔城公路总段有许多引人关注的地方:
她是全疆唯一的女总段长,也是最年轻的总段长;先后荣获“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先进个人”、“交通部‘巾帼建功’标兵”、“自治区交通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塔城地区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
塔城公路总段保持并创造了全疆公路系统综合考评“五连冠”业绩,荣获了“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自治区交通系统行风建设示范窗口”等50多项殊荣。
“这些年,女娃干得苦呀。”塔城公路总段退休女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拉提帕老人说起胡曼,眼圈发红,哽咽难语。她看着胡曼走过了四十载人生之路。
胡曼祖籍山东,1968年出生在塔城一个养路工家庭。小时候,胡曼经常跟着父母去养路,与公路结下了不解情缘。1984年,高中毕业的胡曼到塔城公路总段博孜达克道班当了一名养路工。从此,将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公路事业。
公路养护,是个以男人为主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许多工作都是体力活,工作环境又出奇地艰苦。16岁的胡曼在工作中丝毫不让须眉,她养过路、筛过沙子、当过测量工,样样干得无怨无悔、样样干得出类拔萃。女性,这个性别上的劣势,也许正是胡曼工作上成功的优势。胡曼从来不把自己描绘成弱者,她的办公室里从来都不乏生机和活力,窗台上摆着郁郁葱葱的花草,鱼缸里是一群活泼自在的金鱼,她浇花和喂鱼的时候很耐心、很平和、很专注。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将自己所管辖的路段了解得透透彻彻,哪个地方有坑槽、哪里边坡需打理,安排得妥妥当当。
塔城公路总段生产科科长孙振建至今还记得,在塔额公路上,经常会看到一位怀有身孕的女子,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在公路的路肩、边坡、路面上,不停地忙碌着。即使在抗洪抢险的危急时刻,也会看到那个已经是很不方便了的身影。 胡曼,一个很美的名字和一副拼命般的身影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位过往司机和公路总段同事的脑海里。 顽强、坚韧、细腻的性格伴随着胡曼的工作始终,帮助她在段长、副总段长、党委书记、总段长的岗位上,完成了许多别人难以完成的工作。
1987年,胡曼获得了一个到新疆工学院路桥专业学习的机会。对一个技术上渴求进步、思想上渴求成熟的青年来说,这次机会弥足珍贵,胡曼在知识的殿堂,如饥似渴地吸允着。毕业后,胡曼成了公路段一名技术员。由于工作出色,1995年升任塔城公路段副段长,并主持工作。此时,新疆公路系统“大锅饭”、“铁饭碗”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公路事业发展,改革大势所趋,可怎么改成为大家心中的一道难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历史不可能耐着性子,给任何人选择的机会,是裹足不前?还是大胆创新?胡曼以过人的胆识,对养护机制提出了两个“突破性”变革:突破“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和分配机制,打破档案工资,实行全员工资全额浮动,积极推行计件付酬办法;突破固定不变的道班管理模式,由“将点兵、兵择将”的方式重新组合站内人员,积极改革内部人事用工制度。
她的举动让所有的人心为之震颤,也让许多老职工心生不满。无论是计件付酬还是按“将点兵、兵择将”方式组合站内人员,对包括胡曼父母在内的老职工无疑是最不利的。
“孩子,你是这些叔叔、阿姨们看着长大的,你这样做不是要砸了他们的饭碗吗?你这不是给自己树敌吗?你一个女娃,何苦呀?”父母心疼地劝胡曼。
“爸,妈,正因为他们是我的叔叔、阿姨,我才要改。改了,痛苦是暂时的;不改,大家都守着过穷日子。他们终究会理解我们做法的。”胡曼渴求父母的理解,“我答应你们,只要我有一口饭吃,段里的老人们就饿不着。” 父母知道自己的女儿有股韧劲,看准了什么,就会坚持干下去;也知道自己的女儿从小心地善良,不会干对不起大家的事。慢慢地也帮着女儿做起了老同事的工作。
没有人知道胡曼是在经过多少思考后做出的决定,也没有人知道她背后承担了多少压力,公路段职工们看见的是她苦口婆心地宣传、讲解的身影,看到是她一贯真诚的微笑。在她的带领下,塔城公路段班子以坚忍不拔的改革精神,顶住了重重压力,冲破种种束缚,唤醒了职工的竞争意识。
当职工们的嘴上多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话语时,胡曼脸上多了一份欣慰,也读出了她身上那份执著和顽强。新疆公路局有人问她:“阻力大吗?”她笑了,轻轻地说:“大是大,但我把它们变小了。”
1999年,胡曼当上了主抓生产的副总段长。当时,面对新疆公路系统积极推进公路养护机制改革的新形势,塔城公路总段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在“两个突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两个打破”的改革思路:打破传统养护模式,全面推行养护招投标制,积极建立公路养护内部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打破分配机制,对养护站实行计量支付,对职工实行定额管理,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这些举措的实施在全总段范围内又引起了极大反响,她的一些“叔叔辈”、“哥哥辈”的老职工带头反对。新疆公路局又有人问她:“压力大吗?”她又笑了,大声说:“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啊”。
胡曼和总段班子成员把工作做细、做实,用真诚与实效打消了职工的疑虑,让他们看到了改革的成效。随之,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成为塔城公路总段一股不可阻拦的潮流,不仅使职工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感,而且使职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公路养护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所的生机与活力,塔城公路总段的改革成绩和养护工作成了全疆公路系统的一个典范。
近几年,新疆公路系统进入了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激烈角逐阶段。每一名党委书记和总段长都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作为还不到四十岁、交通公路系统唯一女性的党委书记和之后的总段长,胡曼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了知难而进。
上任党委书记不久,胡曼提出并倡导实践了创建学习型、调研型、创新型、服务型、实干型领导班子的“五型”领导班子活动,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股室、学习型个人”主题活动,在总段上下营造出了“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能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当上总段长后,又在信息化管理、加强职工技能培训等方面屡出新招,多次在全疆公路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可以想象,在竞争激烈的角逐中,在令人瞩目的成绩前,一个女性领导,肩负着怎样的压力,克服了怎样的困难,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可对这些,胡曼从来都不说。只是听说,她常常一个人在办公室工作到深夜,她常常忍着胃疼奔波在公路一线,她常常会接到远方女儿的电话哭诉:“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回乌鲁木齐,我们一家人什么时候才能团聚?”(作者:胡士祥 哈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