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简介 | 风雪战士 | 闪光的人生 | 惜别胡曼 | 热评如潮 | 我眼中的胡曼 | 继续前行 | 绚烂的生命
胡曼故人已走 精神常在 更多...
·群众心声
·化悲痛为力量
·塔城总段隆重欢迎胡曼事迹报告团凯旋而归
·报告会
·学胡曼先进事迹 创征稽一流业绩
民族风情 更多...
·黑龙江少数民族概况
·鄂温克族:“住在山林中的人们”
·满族:马背上的民族
·赫哲人捕鱼能手
·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的朝鲜族
·古老质朴的鄂伦春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闪光的人生
【闪光人生】职工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
中广网    2008-12-0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走进胡曼的世界,我们看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她每前进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脚印;在岁月的长河中,她每搏击一回,都掀起激荡的浪花。从养路工到总段长,从自治区交通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创建文明行业先进个人”到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先进个人,她付出辛劳万千,赢得荣光无数。是什么使她平凡里透出不凡?是什么让她任何时候面对困难和荣誉都能保持一分从容和淡定?职工们说得好:心地无私天地宽。是因为她的心里始终装着工作,始终装着职工群众。

    从普通工人走上总段领导岗位的胡曼最能体会职工的所需所想。她把为职工办事、为群众造福视作最高追求,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认真做好服务职工的每一件事。为做好总段的扶贫帮困工作,她走访了总段所有的困难家庭,拿出思路、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她说,困难职工群众需要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也不仅仅是一个干活的岗位,他们需要我们用爱心从思想上给予帮助,从精神上给予扶持。她亲自主持制定出台了《塔城公路总段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实施办法》,筹集帮扶资金12.6万元,为有创业意识而无资金来源的困难职工提供无息借资,使其具备造血功能。总段同时出台《塔城公路总段扶贫帮困督查回访工作制度》,加强对扶贫帮困工作的管理。对离退休职工定期家访,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专题座谈会,专门听取他们的情况反映、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近三年来,总段共解决离退休职工提出的水、电、暖、住房、探亲、疗养等问题80余件。五年来,总段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638.23万元。而近年送温暖活动中,胡曼个人扶贫捐款、捐物累计达4000余元。

    “为大家服务是我的工作”,这是胡曼常说的一句话。在服务职工方面,胡曼提出“管理是最大的关爱,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思想。总段在一线道班设立了两个带薪学习工日,以学习+考核的方式,促进职工学习进步。长期拿镐头的手要写字,对不少职工是件头疼的事。胡曼就像一位和蔼的老师教育学生似的每到一个地方都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给职工讲学习的重要性,那恳切的话语、急切的真情深深感动了参加学习的每一位职工。那是一段紧张而快乐的时光,严格的考核,让不少没有过关的职工扣了工资,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他们知道,胡总是为了他们好。为了鼓励职工岗位学习,岗位成才,胡曼主持制定出台了《职工教育管理办法》,对学习培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资格证书者给予奖励,从制度上保证了学习培训活动的有效进行。

    胡曼的苦心得到了回报:她领导的团队在自治区人事厅、交通厅举办的首届汽车驾驶员、公路养护工岗位技术竞赛中获得公路养护团体第一名、汽驾团体第三名;一 人凭借汽驾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疆公路史乃至新疆交通史上由初级工直接进入高级技师的第一人;团队中还有一 人凭借优秀技术技能,获得“全国交通系统技术操作能手称号”。她的努力为职工们插上翱翔长空的翅膀,总段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泪水长流脸颊,悲伤一泄无余。胡曼为什么能够赢得大家深深的爱戴?答案不仅写在她倾注大量心血的坦坦公路上,更为她关爱职工的无私行动所证明。托里段道班班长王琪的脑海里永远忘不掉的是胡曼亲切的笑容和严厉中透着温暖的教诲。

    一次半年检查中,时任庙尔沟道班核算员的王琪没有将原始资料汇总好。为事前弥补,他把办公室门从外面锁上,然后从平房的窗户跳进室内加了一夜的班。不知是因为业务不熟练,还是因为原始资料记录有差错,王琪怎么也没有办法把应该提供给检查组的资料搞出来,他不敢出门,坐在室内害怕地想哭,不知是谁告诉胡曼,王琪将自己反锁在房子里。于是胡曼便来敲门,可是王琪却怎么也不敢开门。终于,相持不下的王琪怀着挨骂的心理翻出窗户打开了房门:室内一片狼籍,到处都是打开的资料。低头的王琪此时除了想哭外,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当胡曼知道这是个初当核算员的小伙子时,平静了一下心情后,给王琪认真地讲了核算员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大声的批评和责斥,但对王琪的震动非常大。从此,他知道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不能马虎,更不能偷懒。

    回忆往事,王琪的眼中充满泪水。他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道班工人,总段长能经常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关心我、帮助我,这让我非常感动。她对工作上的事那么了解,甚至能说出一条路上坑槽的具体位置,而生活中她又是这样关心一线职工的成长,我从心底里敬重她。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时任塔城段段长的胡曼认领了段里失去双亲的兄妹俩。从那时一直到胡曼担任总段领导期间,她对孩子的关爱从未间断过:为两个孩子办理减免学费的手续;送哥哥当兵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为考上大学的妹妹准备全套的行装;哥哥复员,引导其走上工作岗位;妹妹毕业,跑前忙后为其联系工作;妹妹出嫁的时候,胡曼亲自为她准备嫁妆,隆重的送亲场景让妹妹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新娘。十几年操劳忙碌,胡曼与两个孩子建立了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深情。时至今日,两个孩子感念不忘。

    23岁的哈萨克族姑娘阿里米拉,是和丰段职工卡依扎拉提的女儿,自谋职业中她学会了裁缝技术,但苦于没有资金无法独立经营。是胡曼倡导的扶贫帮困基金给了她机会。靠10000元无息贷款,她购置了电动绣花机、电动锁边机和可制作各式窗帘等物品的布料,小店短短时间里就迎来了红火的生意。奥运来临,阿里米拉决定绣一幅标有福娃图案及“北京欢迎你”字样的工艺品送给帮助她的胡曼总段长。然而,就在她精心准备的时候,噩耗传来,胡曼去世了。这位哈萨克族姑娘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个经常来看她,漂亮的、和蔼的阿姨就这样走了。阿里米拉流着泪,抱着那幅还未绣完的作品伤感地说:“我不是总段职工,可胡总每次来都问我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帮助?有什么困难?请问到哪里找这么好的领导?我绣这个工艺品送给她,就是想让她知道我现在已经有技术了,可以自己发展了??????”

    塔城段蒙古族退休职工英克布仁孩子上大学,家中一时拿不出学费钱,而单位制度规定不能个人借款,着急中他找到了胡曼,胡曼拿出了自己的工资卡到银行担保,为英克布仁贷了10000元,为孩子交了一年的学费。维吾尔族职工汗古力的孩子上大学,家里凑不齐学费,胡曼拿出3000元为她救急。和丰段退休职工提出职工住宅楼暖气不热,胡曼和房建管理人员一道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库鲁木苏道班的职工冬天没法架炉子取暖,胡曼得知后立即为每位职工购买了一床电褥子??????这些年,胡曼为大家办了多少好事、实事,没有人记得清楚,大家只知道, 为了让大伙的日子好过一些,为了让困难职工早日脱贫,胡总把心都操碎了。

    悄悄的,你走了,带走了所有的疲惫和辛劳,把全部的关爱留给了后来者; 你带走了公路人的全部情感,任泪雨纷飞,哀痛化做无尽的怀念。你没有走,你不会走,你的形象早已镌刻在通达八方的条条公路上,你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千千万万新疆公路人的心田!(作者:王建勇 刘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