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简介 | 风雪战士 | 闪光的人生 | 惜别胡曼 | 热评如潮 | 我眼中的胡曼 | 继续前行 | 绚烂的生命
胡曼故人已走 精神常在 更多...
·群众心声
·化悲痛为力量
·塔城总段隆重欢迎胡曼事迹报告团凯旋而归
·报告会
·学胡曼先进事迹 创征稽一流业绩
民族风情 更多...
·黑龙江少数民族概况
·鄂温克族:“住在山林中的人们”
·满族:马背上的民族
·赫哲人捕鱼能手
·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的朝鲜族
·古老质朴的鄂伦春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热评如潮
为群众而生的人
中广网    2008-12-0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是谁的背影,让我们伫立良久?是谁的故事,使我们潸然泪下?是胡曼,这名普通的公路系统基层干部,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以满腔的热情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今年3月的最后一天,2000多名群众,从数百里外、从四面八方自发赶到塔城殡仪馆,他们肃穆地排成长队为胡曼送行。

    风呜咽,天垂泪,大路悲

    纷飞的泪雨、凄婉的哀乐,表达着对胡曼的无限哀思。

    胡曼走了,牵动了整个塔额盆地,牵动着整个新疆公路人的心。自治区交通厅党委书记王新华这样评价:“胡曼的一切看上去都很平凡,但她所做的事情对新疆社会和谐、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是有益的。她是一个为党而生、为工作而生、为群众而生的人。”

    英年早逝的胡曼,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爱戴?答案写在她倾注大量心血的平坦公路线上,更写在她关心帮助困难职工的具体行动。

    “最大的领导才能,是没有私心”

    今年3月29日,胡曼在她的最后一本日志中写下了最后一句话:“最大的领导才能,是没有私心。”

    从养路工一步步走上总段主要领导岗位的胡曼,最能体会到职工的需要。“我在这里当领导,就有责任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给职工一个温暖的家。”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胡曼多方筹集资金638.23万元,用于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过年过节,她为全体职工发去问候短信;职工生日,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炎热夏季,送上太阳伞、绿豆汤;寒冷冬天,送上保温桶、保温杯。

    平时,胡曼自己带头精打细算过日子,下基层一律从简,要求机关干部职工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胡曼厉行节约公家的钱,但遇到困难的群众,她却总是拿出自己的工资。

    1996年,职工茅思明的老伴患脑溢血住进医院,每月400多元的工资连检查费都不够,这让老人犯了难。时任塔城公路段段长的胡曼,闻讯来看望,当场掏出700元,让他老伴继续看病,接着又心急如焚地赶回段里,动员干部、职工捐款,短短一两天时间,就将一万多元捐款送到茅思明手中,使茅思明昏迷了一个多星期的老伴转危为安。

    蒙古族退休职工英克布仁的孩子上大学那年,家中一时拿不出学费,单位又不允许给个人借款,情急中她找到了胡曼。胡曼了解情况后,拿出自己的工资卡到银行担保,为英克布仁贷款一万元,圆了孩子的大学梦。

    总段单亲退休女职工汗古丽一人养家糊口,又身患多种疾病,家庭经济不宽裕,女儿考上了新疆师范大学后,学费还差3000元。2007年9月初,胡曼知道此事后从自己的存折里拿出了3000元……

    23岁的哈萨克族姑娘阿里米拉,是职工卡伊扎拉提的女儿,由于种种原因在家待业。在寻找自谋职业的道路上,阿里米拉品尝了苦涩酸甜,有过汗水,更多的是泪水。她学会了裁缝技术,但苦于没有资金无法独立经营,是胡曼倡导的扶贫帮困基金给了她机会,帮她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开展了多种经营项目。

    塔城市小女孩马丽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是胡曼解决了她的学费问题……

    没人能说得清,像这样的事胡曼做了多少件。有人说,她做的好事就像盛开的花,撒满在巴尔鲁克山上。

    职工的暖心人

    塔城公路总段是一个老单位,退休职工多,困难户多,职工子女待业的多。

    这些困难家庭人员有时到总段来寻求帮助,有些干部对此有意见,怪他们多事。

    胡曼知道后,在总段大会上说:“一些老人,从几百公里的地方来找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要反省的是我们而不是他们呀!”

    在胡曼的倡导下,塔城公路总段建立起了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她动员职工捐款,团员、党员交纳一次特别团费、党费,筹集了12.6万元扶贫帮困基金,为困难职工进行无息借款。

    胡曼定期对离退休职工家访,每年召开一次专题座谈会。她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她每次和退休职工谈心、聊天时大家提出的建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她就勾掉一个。在任党委书记的3年里,她解决了离退休职工提出的水、电、取暖、住房、探亲、疗养等问题80余件。

    每当有不解的人问起,胡曼总是满怀深情地说:“正因为有他们昨天的奋斗,才有我们今日的成绩。我们也有老的一天啊。”

    在胡曼的努力下,塔城所有的公路段都建起了老年娱乐室,活动室,打球下棋,唱歌跳舞,老人在那里比上班还忙活。

    一提到这些,退休职工李云英百感交集:“我们塔城总段的退休老同志能够幸福地安享晚年,这全是托了党的福,多亏了党和交通系统培养了胡曼这样的好干部。”

    2004年10月,塔城公路总段退管科科长崔慧文看到逢年过节发福利时,段里的遗属没有份,便向胡曼反映了这个情况。胡曼拉着崔慧文的手说:“崔姐,我们年轻,有些事没有做好,你们看到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尽管提出来,我一定会尽力解决。”在胡曼的主持下,段里马上组织研究方案,最后决定,逢年过节职工遗属可比照本单位退休人员享受福利待遇。这项措施使167人享受到了塔城总段大家庭的温暖。

    当了20多年教师的崔慧文经常教育自己的女儿:“做人要做胡曼式的女人,女人都像她这样就完美了。”

    “心中唯独没有她自己”

    工作繁忙的胡曼和丈夫、女儿聚少离多。她的一位密友曾经毫不客气地“批评”胡曼:“你是一个优秀的总段长,但你绝不是一个优秀的母亲、妻子。”

    “结婚16年,家里的活儿大多是我一个人承担,她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了工作上,根本顾不了家。为此,我们也曾争吵过。但我理解她,为事业而生或许是她与生俱来的信念……”丈夫王荣泽强忍着悲痛诉说,眼泪还是禁不住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在一次出差途中,胡曼与总段办公室主任刘建梅聊到女儿时说:“我最对不起欢欢了。从小我就没时间给她梳头,这女娃就从来没扎过辫子。”平常爱笑的胡曼,那次罕见地哭了。刘建梅回忆至此,禁不住抽咽起来。

    崔慧文动情地说:“她欠女儿的,欠丈夫的,欠她父母的,但她不欠我们塔城公路总段职工的。她想着单位的发展、职工生活待遇的提高,心中唯独没有想到她自己。”

    “我忘不了1994年3月,怀孕的胡曼克服强烈妊娠反应,在炎热的太阳下同道班工人一起坐着‘四轮’在公路上来回颠簸的场面。”退休职工李云英回忆道。为了抢时间完成任务,胡曼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有6个月身孕的孕妇,每天回到家里,天都黑了,筋疲力尽的她一进门就倒在床上,丈夫心疼地说她,她却说“没事,只要每天的任务完成好,我就放心了。”

    “胡曼是特别能为他人着想,却为自己想的特别少的人。”塔城公路总段司机张春江说,“每次开车上路,遇到工人施工,胡曼会下车和工人攀谈,还让我从车上拿矿泉水给工人喝。下去检查工作,好地方不住,能吃饱肚子就行。车上常备着头痛药,从不麻烦基层的人。”

    胡曼是在跑着工作。为了这份责任,她甘愿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睡眠,自己的假日,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胡曼走后,有人在悼念文章中写到:她就像是一架瞬间断了弦的琴,一切缠绕在上面的悲苦哀愁都已被琴弦颤落,而她天使一样乘着白鹤去了天堂,天堂里没有路,不需要她养护,她可以好好休息了……

    7个多月过去了,人们的耳边,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响起胡曼的名字。只是,塔额大地川流不息的条条公路上,再不见那个曾经熟悉的身影。

    巴尔鲁克山翘首肃穆,塔额盆地侧耳沉思。

    一个人能被追忆多久?我们无从知晓,这片热土和大地上纵横交错的公路,你们是在思念亲人,还是要追忆胡曼谱写的壮美诗篇?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