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最新报道
更多...图片传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演出公告

卡娜娃北京音乐会曲目介绍

中广网    2007-12-1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莫扎特 Abendempfindung (KV 523) 
 《夜之感触》
《夜之感触》(作品523号),作于1787年。

    莫扎特的艺术歌曲中只有很少的几首是倾向于感伤忧郁的情绪的,那是属于18世纪的典型风格。“泪水”、“墓穴”、和“寂寞”是经常出现在诗歌中的字眼,比如《寄予希望》(K.390)等作品的歌词。有些则是有着讽刺意义的,比如《保守秘密》(Die Verschweigung ,K. 518)。而《紫罗兰》(Das Veilchen, K. 476)贯穿全曲的写作模式把人们的思绪带向了18世纪的情歌和民谣。在《夜之感触》中莫扎特的多愁善感显露得无以复加。缠绕的沉静的旋律,与持续的分解和弦形成对比,使得这首歌在情感表达上更趋向于19世纪。

    根据莫扎特的《我的作品全目录》上的说法,这首《夜之感触》应该是完成于1787年6月24日,1789年在维也纳出版。歌词被认为是Joachim Heinrich Campe写作的。在长夜里,一个讲述者陷入沉思,回忆过往的岁月和消逝的生命。很快我们就会死去,而朋友们的眼泪将会滴落在我们的墓穴上。紧接着他开始说到他自己的死亡,然后他请求倾听的人为他流下一滴眼泪,那泪滴将变成他的皇冠上最美丽的一颗珍珠。

    莫扎特 Un moto di gioia (KV 579)
《欢乐的来由》
《欢乐的来由》(作品579号),作于1789年。

    这是莫扎特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苏珊娜另加的一个女高音咏叹调,在第二幕中出现。它和《崇拜你的人的心愿》(作品577号)都是1789年莫扎特在维也纳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珊娜而写的备用的咏叹调。这两首咏叹调的文本据说都是罗兰佐·达·蓬特所作的。

Richard Strauss   St?ndchen ,Op 17 No 2 
理查·施特劳斯 《小夜曲》
为人声和钢琴而作的歌,作品17号之2。

    1885-1887年,理查·施特劳斯根据阿道夫·冯·萨克的诗创作了一组艺术歌曲,也就是作品17号。那时他从慕尼黑搬到了美因根,供职于美因根宫廷管弦乐队担任副指挥以及宫廷歌剧院的第三指挥,在那里从1886年住到1889年。在作品10号到作品17号歌曲的创作期间,他还写下了很多其他的作品如《第二交响曲》(1884年)、交响幻想曲《意大利之行》等。

    尽管《小夜曲》被人们当作施特劳斯最著名的歌曲,但是作曲家本人却总是说这首歌令他感到不安。有一种很复杂的观点认为这首歌的光辉显示了施特劳斯对于创作的艺术品位,同时也显示出他当时对于演奏法还有些轻浅的理解。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张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