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独家报道  |  先进事迹  |  走近郭爱云  |  图片报道  |  同事眼中的郭爱云
先进事迹
   郭爱云,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法律本科学历,1963年6月出生,1985年考入嫩江县人民检察院,先后在公诉科、民事行政检察科、控告申诉检察科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控申举报接待室主任 。在涉检信访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
图片介绍
本色郭爱云
走近郭爱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走近郭爱云
走近郭爱云
中广网    2007-09-28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秋节前夕,记者走近黑龙江省嫩江县检察院控申接待室主任郭爱云。面对来自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的“长枪短炮”,郭爱云一如以往,依然是那样的腼腆、诚恳,让人感受的不仅是平凡检察官那发自心底的真诚,更是一个本色、善良平凡女性在十五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活种带给人的真实感。

     记者:当各种名誉来临的时候,你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郭爱云:我是最基层检察院的一名最普通的检察官,所做的工作也是最平凡的。组织上给了我这么高荣誉,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受之有愧。我的生活不会有有很大的变化。周围的领导和同事们还像往常一样关心我,我感到,在这个大家庭里很温暖。我会始终如一过我自己的生活,做好我的工作。

 

群众说,看到郭爱云的笑容心里就踏实了。

 

  记者:在荣誉面前你有压力么?


  郭爱云:说老实话,压力确实不小。我想,只有把压力变成动力,更好地做好控申接待工作,让百姓更多地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才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荣耀。“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群众就会把你当成亲人”

  记者:有人说:控申苦,控申难,控申没人爱干。你做了那么多年的基层控申工作,而且还做得这么好,你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同行分享?

  郭爱云:最主要的当然是要有责任心。把每一起案件落到实处,把每一个请求落到实处,把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有这样的信念和态度,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中国的百姓是最纯朴和真诚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他们一样会把你当成亲人。

  记者:上访者赵某曾经想和被告人同归于尽,在你的劝阻下重新开始了生活,现在已经成为单位领导。你是怎样创造这个奇迹的?

 

十月的嫩江已经寒冷,然而郭爱云的到来,总是让群众心里热乎乎的。

  郭爱云: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妹妹,关心她,爱护她,既设身处地为她着想,又推心置腹地开导劝解她。她为了告状,连家和孩子都不顾了,我就给她讲电视剧里的情节,劝她坚强起来,为了自己和亲人,走出阴影。这不,她当了部门领导,人也精神,胖了。

  “接访工作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甜”

  记者:接案、阅卷、调查、接待,数十年如一日,你是否感到枯燥和疲惫?

  郭爱云:我是乐在其中。接访工作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甜。当经过我的努力,上访者的愁容变成笑容时,所有的苦和累都无足轻重了。这种感受牵引我走了十多年,我已经和上访者的喜怒哀乐融在了一起。


  记者:15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我想这背后一定有一种力量在支撑你吧?

  郭爱云:我总想,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需要和和乐乐地过日子,整天闹闹吵吵的咋行?老百姓是咱的衣食父母,不能让他们感到受委屈。如果说支撑,就是这个吧。确切地说,是他们的纯朴善良和挚爱宽容在支撑着我“人应该懂得感恩”

  记者:你生活那么困难,竟然不落下每次捐款的机会。这让许多人想不通。

 

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留下了郭爱云走访的身影。

  郭爱云:人应该懂得感恩。我始终忘不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领导们给我送来了米面和慰问金,是单位的姐妹们给孩子拿来了新的衣服和书本。我始终生活在爱的大家庭里,在被爱的同时,我学会了去爱别人。每次捐款我都要表达我的爱心,以此来回馈大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记者:你为了工作舍小家顾大家,家人理解么?

  郭爱云:是啊,同事们说我以院为家,女儿埋怨我在家“就像过年那样短”。作为家庭的一员,我歉疚很多。但没有大家的安宁,哪来小家和乐呢?现在女儿很理解我,还说她长大要像我一样也当一名检察官呢。

 

郭爱云就象嫩江边默默开放的一朵雏菊,淡雅而清香。

  记者:你现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了,往后的日子你有些什么样的打算?

  郭爱云:现在的我和一个月以前没有任何改变,所不同的是我的动力大了,心气足了,干劲增了。检察事业是我的生命,老百姓的苦乐冷暖与我息息相关。女儿也上大学了,我就更没有牵挂了。没别的,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新时期人民检察官良好的风范是来自强大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

 

    记者:这么多年你工作和生活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郭爱云:收获到了百姓的理解,收获到每每看到上访的群众能够获得圆满的答复和问题解决时候,我自己内心的幸福感。


    记者: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郭爱云:希望我们的社会每个人都能遵纪守法,看到一个永远和谐的画面。(中国广播网 蔡波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