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解读  |  德育答辩精选  |  图说北理工  |  媒体聚焦  |  学生心语
主题解读
现场:序幕是畅想,尾声是倾诉
   北理工人文学院的大一新生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一场德育论文开题报告会,讲述自己未来4年大学生活的构想。就在不久前,同一间教室里,设计学院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一场答辩报告会。开幕是书写人生愿景,闭幕是反思青春岁月。
事件:德育答辩,别开生面
   从2003届开始,北理工大毕业生除了要完成学位论文答辩,也要完成德育答辩——对自己大学4年的经历做出认真的回顾和分析,用5000字论文对大学4年的成长历程进行自我陈述,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
价值:总结成长历程,申请思想“毕业”
   这是思想智慧的展示,有别于毕业答辩。这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师生敞开心扉。以智养德,以德养才,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这是北理工德育的目标。
德育答辩精选
青春的四则运算
   四年前,19岁的我带着梦想和憧憬走进北理;四年后,23岁的我装满收获和回忆,决定留守这里。这里是我播种理想让梦想起飞的地方;这里铭刻了我人生中最美的时光。回首大学生活,喜怒哀乐皆有,酸甜苦辣尽尝。回首大学生活,有许多珍贵的知遇,不禁心存感激。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很多星星,有的是恒星,有的是流星。随着岁月变换、生活变迁,大多曾共同走过一段岁月的人都只能是流星。流星虽然短暂,却发出耀眼的光芒。大学生活 遇到许多良师益友,使我对生活深存感恩之心。大三下学期,人生的抉择提上日程。上研?工作?出国?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发现自己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纯粹的向往某种职业,但心里依然还有梦想。我所向往的,是一种充实、有意义而又优雅、美丽的生活方式。为了我的理想生活,我应当有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如果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以数学系的出身,可能起点不是很高。如果在所学数学的基础上,再学一个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对今后的发展可能更有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分析,我最终决定考研。
德育答辩精选
鹤冲天
   漫道四年,闲庭信步。纵有失落与迷茫,却也渐清晰,益坚定。不日追思,细数点滴,始知渐去青涩,将入成熟。志存高远,心忧天下。只有以对国家、民族、社会最深切的爱为指引,才能走好漫漫人生路。百年前,年轻的恩来就已眸明如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这,早已不再只是他自己的奋斗目标,更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为之不懈的毕生追求!生于太平盛世,我们不再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但那饱含泪水的爱,却亘古不变,至死不渝。不必沸腾激扬的宣言,也无须振奋握紧的双拳,雄心的跳动、热血的流淌,时时刻刻在胸腔激荡。如果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理智的建构,那么,这份爱就是最浓烈的情感的冲击。职业,最能体现人的价值,而同时,唯有对自身职业的兴趣,才能维持长达一生之久的那份坚持。既然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是一直以来的坚持,那何惧无处显身手?摒弃了理想主义的豪言壮语,学在军工,用在军工,再无他求。四年的点滴得失已告一段落。时间之矢往前追,我们的目光更要往前看。大把的未来正在我们手中,等着我们的铺设,等着我们的雕琢。
图说北理工 更多>>>
北理工德育答辩宣传海报
全校瞩目德育答辩
德育答辩现场
同学听得投入
媒体聚焦 更多>>>
·“毕业留声机”
·德育答辩 论文答辩一个不能少
·别开生面的“德育答辩”
·生命中有四年如此精彩
·"过来人"给新生讲大学如何不迷惘
·德育答辩总结大学生活
学生心语 更多>>>
·陈磊:Forever Home——Our 413
·牛传欣:为,而后知可为
·曾垚:三个问题和由此激发的无限可能
·李是珅:贫困,我奋斗的基石
·刘若涵:如何在北京实现自己的梦想
·王科:我的五个“最”的故事
友情链接
·北京理工大学官方网站